围绕“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目标,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以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等方面了解到,目前,中国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合作范围拓展至21个国家,中欧国际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也正在落地。
在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日前共同举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平行边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经过多年发展,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深化中欧合作是大势所趋,潜力巨大。
韩敬华说,中欧国际道路运输作为中欧之间除航运、铁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是中欧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推动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对保障中欧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经贸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加入并全面实施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为开展中欧国际道路直达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韩敬华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开放联动,把中欧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作为重要内容,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重点从加快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完善合作协定体系、提升国际运输服务能力、优化便利运输发展环境、培育运输市场主体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提升中欧互联互通和便利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国际道路运输是中欧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摄影/章轲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拿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68个口岸开通国际道路运输业务,国际道路运输企业已达440家,开通运输线路300余条。今年1月至8月,全国累计完成国际道路运输货运量5652万吨、同比增长150.5%,出入境货运车辆210.86万辆次、同比增长131%。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8月底,中欧班列运行线路86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累计发送货物126.2万标箱,同比增长23%。主要陆路口岸过货能力持续提升。8月份,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等主要陆路口岸过货量同比增长89.1%。
“国际物流供应链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王绣春介绍,中国正加快建设“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沿海、沿边物流走廊及10条国际物流通道),推进各种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发展。同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拓展延伸国际物流服务网络。目前,我国国际物流运行总体持续向好。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全球TIR及过境业务主任塔提亚娜•瑞贝蕾特也在边会上表示,中欧国际道路运输近年来蓬勃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应加强制度规则“软联通”,推进各国在运输便利化、标准规范、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目前,中欧国际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旨在为沿线国家道路从业人员、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信息化服务。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信息事业部总经理李晶介绍,该机构正推动沿线国家基础数据平台间的共享,以持续提升国际道路运输协同管理的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