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小时候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随着我在社会上走动,发现这句话就是胡说八道,这句话因为是鲁迅说的,所以感觉应该有道理,但很多例子推翻它。
我讲一个真事,前几年有个人想报复社会,冲进一个幼儿园,当时死了7个孩子,我们不讨论这个杀手的。我在评论区说了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好多人骂我。但是,没有人骂写这句话的人,是不是感觉这句话没有道理了,上面的必有是一定有,所以马上矛盾了,这句话是有道理还是没有。
后来发现鲁迅说的话是从文章里面单独列出来的,让这句话意思全变了,结果人们把这句话当名言。
这句话就说了两个字“包装”,是不是感觉更加听不懂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可怜的人确认可恨,但是,他不是所有人。什么是包装,比如我把小虎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是我把自己得拔出来。然后就把小虎利用到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出来了。
各种各样的事很多,其实都是在包装,制造假象,迷惑大众眼睛,很多话从文章中单独提出来就变味了,很多话不必当成真理,理性对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