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秩序敏感期
2024-12-30 13:37  浏览:396  搜索引擎搜索“富博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富博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家的孩子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自己的食物就是自己的,怎么都不肯分给别人一口;

将玩具和书籍按照自己的心意摆放,被打乱了就会非常不满;

特别服从老师的话,无论什么事都听老师的指示……

这就是孩子幼儿时期最为重要的“秩序敏感期”。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一个特别的生理发育阶段,同时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和需求。

秩序敏感期通常出现在孩子2-4岁之间,在这一阶段,他们有着对于秩序近乎严苛的要求,追求的是外部环境的整齐、有序。

秩序敏感期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对环境布局敏感:在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自我控制感的地方,ta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布置,只要被破坏,就焦虑不安,大哭大闹。

2.对事物归属敏感:孩子会变得“小气”、“护食”,对自己的食物和物品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如果谁占据了ta的物品,就会变得情绪激烈。

3.推崇规则和制度:会开始强烈倡导规则和一些社会规范,尤其是在游戏当中,如果有谁不按照规则来,都会引起他们的不安和失落。

4.对流程顺序敏感:孩子会对日常熟悉的流程事件产生敏感性,如果流程错误,则会引起不安。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变得“自私自利”、性格别扭、犟的像拉不回来的驴,情绪还很敏感,稍微一不注意就哭起来了;

在外面像个小领导,想让大家都听你的,还特别容易多管闲事。

其实,这正是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准则的好时候。

规则和道德准则,想培养起来很困难,但是要打破却是很容易的。

家长这时不能去否定孩子的规则意识,而是要去肯定这样的行为,鼓励孩子意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是不该被模仿的。

同时,也要适当塑造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孩子处理自己私有物品的能力。

这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就没有自尊心。

发布人:730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