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目前,我国托育服务尚面临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托育机构普遍面临租赁支出压力大、日常运营费用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托育服务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降低机构运营成本和家庭支出负担,如何支持更多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是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要解决的紧迫难题。
当前,我国已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旨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期待各个示范城市在破解上述难题中探索出有效的路径。
数据显示,我国35%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意愿,但各类托育机构提供的托位数仅达婴幼儿总数的6%左右。同时,90%以上的家庭希望把孩子送到公办或普惠托育机构,但目前92%的机构是民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机构日托服务的平均月收费约为2699元,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6%,而多数家庭可接受的月收费水平为800~1000元。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已经成为数千万家庭期盼的基本民生工程。
降成本促普惠,需要解决支持政策缺失和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把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政府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选择。近年来,我国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支持力度依然偏弱,特别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有效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应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考虑家庭需求、机构发展、财政能力等因素,着力打通制约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堵点。
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承担更多供给责任,支持建设承担指导功能的公办和普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根据机构建设成本提高新增托位补贴额度,探索将业务用房装修改造费用、租赁支出等纳入成本分担范围,切实降低机构开办成本,助力托育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将“补砖头”和“补人头”相结合,各级政府宜采取运营补贴、奖励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机构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同时,探索通过发放家庭托育券等方式,降低家庭养育成本,提高家庭托育消费意愿。
再次,要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按照“5分钟生活圈”在居住区配建托育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统筹利用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幼儿园提供3岁以下托位,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支持产业园区、工作场所、家庭用房等通过配建、改造等方式提供托育服务。
此外,要完善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面向普惠机构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快健全托育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托育行业的综合监管,为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放心的普惠托育服务。
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所社会政策室主任、研究员 张本波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