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
曹雪芹先生为了塑造妙玉这一“天性怪癖,不好说话”的人物形象,尚添加了一些“佐料”,一是捧给贾母那个成化的五彩小盖钟,因刘姥姥用过,妙玉嫌她腌臜,打算弃了,好歹宝二爷讨来,赏给刘姥姥换钱;二是因贾母携众人来过,脏了地方,妙玉欣然接受宝二爷建议,以水洗地,只是要宝二爷吩咐小厮们不得进庵,将水桶放在墙根即可。
妙玉这一文学形象有褒为“清高雅洁”者,有贬为“外似孤高,内实尘俗”、“作态矫情,孤高伪饰”者,不一而足。依我看来,曹雪芹自己对于妙玉就未必完全持正面的看法,由“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判词即可管窥。无论怎么说,曹雪芹先生笔下的妙玉毕竟在人情之外,为俗世所难容!
谁曾想到,历史上竟然真有这样一位人物,其“高妙”绝不亚于妙玉。各位看官,你道这位高人是谁?元末明初,无锡人氏倪瓒倪元镇便是了! 倪瓒生于元成宗大德年间,卒于明太祖洪武七年,是元代著名画家,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他用过许多的字号,其中云林、云林子最为著名。家豪富,元末忽散尽家财,扁舟往来震泽、三泖间,过着隐士的生活。温肇桐先生编辑了一本《倪瓒研究资料》(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中广搜倪瓒事迹轶闻,行为举止,类妙玉者夥矣:
“故自号云林居士,时与客觞咏其中。为人有洁癖,盥濯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明史·隐逸》)
“性好洁,盥頮易水,冠服振拂,日以数十计。斋居前后树石,频繁洗拭,见俗士避去,如恐浼。”(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倪云林一天盥洗数十次,甚至对于房前屋后的树木石头也要不断洗拭,如果有俗人到访,必洗涤其处,活脱脱一个妙玉,看来曹雪芹老先生绝非向壁虚造了!
很小的时候,我也曾看过几部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视剧,最大的一个疑惑就是这些侠客们天天为了爱恨情仇打来打去,他们不挣钱么?他们吃什么呢?后来看点古旧的书,对于云林子这般的古代高人也产生同样的疑惑,甚至想,他们该不会真的只吃“薇”等类高雅的东西吧!
近来喜欢读古代饮馔之书,很难说不是出于这种疑惑和好奇。好在倪云林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饮馔之书,即《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搜得此书,匆匆读过,即为我所喜爱。
这本书胪列菜名,老老实实记下食材和配料,说明烹饪方法,平实冲淡,如长者指画口授一般。如云林在书中认真地记下了面条的制作:
煮面
如午间要吃,清早用盐水搜面团,捺三、二十次,以物覆之。少顷,有捺团如前。如此团捺数四。真粉细末,捍切。煮法,沸汤内搅动下面,沸透,住火,方盖定。再烧,略沸,便捞入汁。
可见元代的面条跟我们今天手擀面的做法吃法是没有多大分别的。 无锡在太湖之滨,临近江海,水产丰富,所以《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收集海鲜江鲜独多,有蜜酿蝤蛑(即梭子蟹)、煮蟹、酒煮蟹、新法蛤蜊、田螺、煮鲤鱼等近二十道菜。这些江鲜或者海鲜的做法,十分注意食材本身与配料及调味料的搭配,如:
蜜酿蝤蛑
盐水略煮,才色变便捞起。擘开,螯脚出肉,股剁作小块。现将上件排在壳内,以蜜少许入鸡弹(鸡蛋)内搅匀,浇遍,次以膏腴铺鸡蛋上蒸之。鸡蛋才干凝便啖,不可蒸过。橙齑、醋供。
这道菜以蝤蛑为主料,配鸡蛋、肥脂、蜜,采取煮后再蒸的方法,以橙齑、醋供,足见其构思巧妙,制作精细。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鲜江鲜的烹调中,倪瓒很喜欢以橙齑、桔丝等作为调味料,可能是当时的风尚,以柑橘类的水果来作烹调辅料在南宋时就受到人们的欢迎。说到《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的调味料,川椒、花椒不得不提,在书中,川椒几乎运用于所有的菜品,甚至像蟹、蛤蜊、这样的食材也使用花椒,这一点让我初读时大感惊奇。
今天使用花椒为调料主要集中在川渝一带,甚至同为西南地区的云南昆明都不大喜欢用花椒。我翻阅差不多与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同时的《易牙遗意》,其中记载的菜谱也多用花椒为调料。跨越宋元明三代的贾铭所撰《饮食须知·味类》中收入条目“川椒”,且辨明花椒与川椒性味相同,只是不及川椒好。可见当时花椒的使用范围很广,且以川椒为最佳,当时江浙人的口味与今日不同,亦喜欢食用花椒。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还有两道菜不得不提,一是雪庵菜,一是烧鹅。
先说雪庵菜,
“以青菜心,少留叶,每棵作二段入碗。以乳饼厚切片盖满菜上,以花椒末于手心揉碎糁上,椒不须多,以纯酒入盐少许,浇满碗中,上蒸笼,菜熟啖之”。
我以云南产乳饼试制此菜,其味甘醇略酸,颇雅洁,但不及我家径以乳饼夹宣威火腿蒸食为佳。乳饼本来不是汉族的食品,但元明之际的饮馔之书多有记载,这恐怕跟蒙古人入主中原有关,元代不但云南,就是江南也多有牧场。
烧鹅更为有名,其实就是取整鹅治净,掏去内脏,内外腌制,隔水蒸之,但火用软火,熟烂而食。因为清代的大才子袁枚特重此法,且“试之颇效”,定名为“云林鹅”载入《随园食单》,于是云林鹅遂为世人所重。 陶振刚、张联明先生在《中国烹饪文献提要》一书中认为,《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是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一部烹饪专著,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在我国烹饪文献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我以为这样的评价是很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