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大连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事故通报制度
为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大连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事故通报制度》,将各地典型生产安全事故通报到监管企业及班组,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让企业员工从事故中反思自己,真正汲取教训,受到教育,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通过《事故通报》的形式,督促企业组织企业员工深入学习事故案例,从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真正从思想上理解安全的重要性,树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主动辨识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自觉遵章守纪、按章作业,防范类似事故发生。
年初至今,市应急局已发放《事故通报》15期,通报全国各地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158起,提出具体安全防范措施61项,发放至企业12.3万家次,发放至班组26万班次。
市应急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吸取各自事故教训,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举一反三,切实抓好事故预防工作。结合事故教训,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特种设备的行业监管。
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重点针对叉车、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尤其是对老旧、超龄设备设施,不断加大日常监管执法力度,制定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和事故防范措施,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专业性、严谨性、规范性、合法性优势,落实对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全覆盖,加强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使用环节现场安全检查,严厉查处“三非”“两超”“一无一违”等各类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的惩处力度,杜绝亡人事故和有影响事故的发生。
二是督促企业做好受限空间、动火作业等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污水池、污水井等场所介质成分复杂,有毒易燃气体易集聚,易发生受限空间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特殊作业审批制度,强化风险辨识、作业安全措施落实,坚决杜绝违章作业,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严防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三是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对重点消防场所的监管。
督促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区域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重点单位、场所等的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特别要加强餐饮酒店、商业购物、高层住宅、医院、宗教场所及“九小”“三合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市应急局强调,各企业要加强对各类施工现场、职工宿舍、厂房、库房、实验室等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力度,严格落实存放易燃易爆等较大火灾风险场所管控措施,如发现严重超员、封堵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关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行为,要立即整治,严肃处理。有关部门要按照“以防为主”的森林防火方针,严格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强化野外火源巡逻排查力度,切实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信源:大连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