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人民法院大民屯人民法庭把巡回法庭设在了蔬菜大棚前。
铁岭市昌图县人民法院双庙子人民法庭将法庭开进农家,“零距离”提供司法服务。
辽宁省加快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步伐。图为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西大营子人民法庭开庭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
297家,这是目前辽宁110个基层法院设立的人民法庭数量。
62万件,这是今年上半年基层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占辽宁法院受理案件总数的88%。
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工作成效决定着辽宁法院的工作成效,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和基本单元,是人民法院“基层的基层”,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法庭的作用何在?通过一场开进农家院的巡回审判便可一探究竟。
日前,在新民市法哈牛镇桲林子村被告家的蔬菜大棚前,一辆白色面包车上悬挂的“新民市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红色条幅显得格外醒目,几个蓝色塑料凳子摆放在面包车旁,上面分别摆放着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的标牌,国徽立在身后,大民屯人民法庭审判员宋瑜敲响法槌:“现在开庭。”
一场简单而不失庄严的庭审,让因供水用电问题发生争执的两家握手言和。“仅用40分钟,案结事了。这要是到市里去打这场官司,当事人可能需要跑上两三趟,没两周结不了案。”宋瑜的感慨也是记者的感慨,人民法庭的舞台虽小,但审判工作及其带来的示范作用,却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
审判从“多而杂”转向“专而精”
“从立案到结案,快速,满意!”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人民法庭挂牌成立当天,便公开审理了一起商标代理合同纠纷案,仅用半个多小时就完成调解,这让原告沈阳某铝业有限公司经理吴鸿辉切身感受到了人民法庭的公正和效率。
自贸试验区是创新的高地,法治环境是其核心竞争力。“自贸试验区人民法庭,必须把专业化审判放在首位。”省法院民一庭庭长刘玉喜说,我省3家自贸试验区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促进自贸试验区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司法保障。
专业审判离不开专业团队。“去年共审结涉自贸试验区案件630件,其中知识产权案件47件,涉外案件160件,破产案件13件,半年人均结案120件,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自贸试验区人民法庭负责人刘景武介绍,自贸试验区人民法庭按照“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模式组建了5个审判团队,专门负责审理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和该法院管辖的涉外案件、破产案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专业的司法服务。此外,该法院打造的另外两个专业化审判的人民法庭审判团队也以此标准组建,湾里人民法庭专门审理婚姻家庭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得胜人民法庭专门审理涉农、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专业审判团队带来审判质效的大幅提升。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人民法庭对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实行类案联审,对电子证据实行庭前或庭后统一核实,通过创新审判方式,数百件同类型金融案件在1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全部庭审工作。近三年,受理各类案件6398件,结案6247件,结案率为97.64%。
根据区域发展需要、治理需求,辽宁对全省人民法庭布局进行了统筹调整优化。在农村建设综合性法庭,在偏远地区建设“中心法庭+巡回审判点”,因地制宜建设道路交通、家事审判、自贸试验区等专业化法庭……形成覆盖城乡的司法服务网络。
辽东湾人民法庭属于城区法庭,受理盘锦市大洼区的家事案件,是全省专门开展家事审判的人民法庭中的一个。“我们同意财产分割方式。”经过法官一番释法明理,原告刘某与被告周某最终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一起跨国离婚纠纷通过视频调解方式,就此审理完毕。2019年年初,盘锦市人民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至今年6月底,辽东湾人民法庭受理各类家事案件纠纷1124件,已结案1106件,调撤率为55.24%。
加强家事审判工作意义重大。刘玉喜介绍,正因为法庭定位上更加突出“专业性”,使法庭的多元化调解顺利开展,这些专门开展家事审判的人民法庭切实担当起了化解家事矛盾、修复家庭创伤、引领良好家风、促进家庭和睦的责任,既把案子判公,又把案子判暖。
加强专业化法庭建设,使司法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目前我省开展专业化审判的人民法庭,涵盖婚姻家事、道路交通、劳动争议、金融借款等多个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审理案件由“多而杂”向“精而专”转变。每个人民法庭都有“独门绝技”,与基层法院机关审判庭室差异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丰富“菜单库”多元化解纠纷
诉源治理“桥头堡”作用日益凸显
盛夏,铁岭县的大地里稻花飘香,红高粱正在拔节生长,处处是欣欣向荣、丰收在望的景象。近日,一起村委会与村民关于土地承包费的纠纷在铁岭县人民法院腰堡人民法庭得到成功调解,既解决了村委会多年来催收承包费无果的问题,也解决了村民因纠纷未决不能安心生产生活的问题。
“高波法官讲得耐心,我们再也没有异议。”在铁岭县新台子镇懿路村委会,几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对腰堡人民法庭案件处理和矛盾化解方式的好评。
给老百姓调解纠纷的过程就是普法的最好机会,只有解开老百姓的心结,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记者了解到,目前,铁岭县人民法院已经与蔡牛镇南长村、华家窝棚等16个自然村屯进行了对接,成立诉讼服务工作室,预计在今年实现县域内重点村屯对接全覆盖。以工作室为载体,实现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通过调解方式高效率、低成本、不伤和气地在诉前化解纠纷,已逐渐成为群众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
全省法院强化基层基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是人民法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诉源治理工作不仅可以遏制诉讼增量、破解改革难题,更是调和矛盾冲突、实现良序善治、推动社会基层治理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独特优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挺在前面,我省把人民法庭打造成多元解决纠纷“实体店”,调解、仲裁、公证等职能部门进驻法院,为群众解决纠纷的“菜单库”更加丰富,让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消减在诉前。
昌图县人民法院持续推进巡回审判点设立及流动法庭工作,截至目前,亮中桥法庭、四面城法庭辖区的10个乡镇均建立了巡回审判点,实现巡回审判点在辖区乡镇的全覆盖,通过巡回办案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矛盾排查等工作,受到了辖区各乡镇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海城市人民法院西柳人民法庭辖区内西柳服装市场摊床经营业主逾万户,市场长期存在赊货购货习惯,极易引起资金链断裂。西柳法庭针对交易往来凭证不规范的情况,对各商户发放制式凭证,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治未病”协助企业预防潜在经营风险。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泡子人民法庭主动与县司法局对接,联合“彪哥”调解团队在法庭设立“彪哥”法律服务接待站,深入学习、借鉴“彪哥”调解工作十步法,充分运用“圆桌调解”“板凳调解”“炕头调解”“田间调解”“流动调解”等形式,对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小额民间借贷等类型案件加强诉前辅导释明,帮助当事人认识、评估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引导辖区群众通过非诉方式理性化解权益纠纷。
省法院立案一庭张延丹说,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参与诉源治理工作中发挥“桥头堡”作用。今年上半年,全省基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153565件,调解成功案件131561件,成功率为80.73%,参与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因地制宜创建司法服务品牌
当好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真没想到,我们这个小案子,法官这么上心,专门来做调解。”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来镇两名因承包荒滩产生纠纷的人参种植户在法官的调解下,原告撤诉,案件得到了妥善化解。
为更好地服务华来镇的人参种植户,2021年,华来人民法庭打造“人参产业法庭”,紧紧围绕支持人参加工产业发展,通过完善多元化调解机制,为人参加工企业、农户开辟立案绿色通道,快审快结涉及参农权益的相关案件。
除了“人参产业法庭”,还有“冰葡萄产业法庭”“枫乡法庭”……本溪市所辖6个县、区的15家基层人民法庭紧密结合辖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文环境,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具有本法庭特色的“工作优势品牌”。
人民法庭扎根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所以更要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司法为民。省法院法官管理处处长于阔海说,全省各人民法庭在“一庭一策”创建进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健全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说起去年审理的一起承包合同纠纷案,海城市人民法院南台人民法庭法官刘长宽有感而发,乡村振兴,农民权益是根本,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好。
案件说来话长。1991年,7名农户承包了村里的一座荒山,以每年收益的10%作为承包费,期限30年。2021年,新一届村委会欲向其他人重新发包。但此时,荒山已经不荒,满山都是果树。7名农户作为原告起诉,要求与被告村委会续签承包合同。
刘长宽发愁了,他深知合同的签订是以“自愿”为原则,承包关系中的发包人若是不愿意续签合同,不能强制履行。但是如果合同不再继续履行,那满山的果树怎么办?原告这30年来投入的各项设施怎么计算?再重新发包,现有各项财产价值如何衡量?问题太多了!
找到问题症结,说服双方共同协商解决。最终,村里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委会决议,山继续承包,但是根据法官的专业建议形成了更为规范的承包费支付方案,案件最终以原告撤回起诉结案。
在依法促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全省人民法庭依法审理涉冰雪经济和乡村旅游、民宿、养老等新业态及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案件,支持农村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依法妥善审理农、林、牧、渔业承包合同纠纷,保护合法承包经营权;审慎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等案件,助推深化农村改革;依法妥善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建立健全与环境主管部门的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助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依法参与黑土地保护工程,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取得良好效果。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为了让“小法庭”释放更多“大能量”,省法院勾勒出夯实基层基础“路线图”,预计用三年时间逐步实现人民法庭基础设施标准化、法庭管理规范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司法办案智能化、文化建设特色化,这些措施将切实提高基层司法能力,展现人民法庭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强大生命力。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青表示,今后全省法院将持续完善人民法庭布局、发展专业化审判、加强多元解纷机制、深度参与诉源治理,将人民法庭切实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为促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