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清源太守鬓如蓬 杯酒端为庶民斟
2023-08-31 07:28  浏览:1023  搜索引擎搜索“富博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富博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清源太守鬓如蓬 杯酒端为庶民斟

用宋代大儒朱熹的话说,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是个“磊磊君子”。王十朋的妻子在泉州逝世后,王十朋居然无资送其柩返乡。王十朋有挽妻诗曰:“知汝莫如我,伤心不尽谈。忍贫犹好施,见得可曾贪?水陆同艰险,糟糠共苦甘。和鸣三十载,一梦断闽南。”诗中一句“忍贫犹好施,见得可曾贪”尽显王十朋廉洁奉公、无愧于民的磊落胸怀。王十朋在泉州任上,曾召集各县县令“吃酒”,并赋诗告诫各位:“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隐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王十朋诗句“清源(按,泉州别名)太守鬓如蓬,未遂归农又劝农”写的是“清源太守”的老农模样。1169年,王十朋卸任离开泉州时,乡民泣留,甚至拆桥阻行。王十朋终于绕路而行,泉州乡民恋恋不舍,一路相随到了仙游县枫亭驿。时间证明一切:敢于公然自称“见得可曾贪”的王十朋是个明明白白、干干净净的好人。

附带言之,多年前福建老台胞陈正统曾经尖锐地指出:“台湾文化本土化”是徒劳的,“台独”分子最终会发现“本土化”基本上就是“闽南化”,闽南文化是对付“台独”的利器。记得当时当场竟有人说:从来没有“闽南”的说法何来“闽南文化”?无知而口狂。宋诗、宋人王十朋的诗里不是分明有“一梦断闽南”之句吗?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23c6****    IP:139.201.6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