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边疆的和声在画布上流淌:一场跨越天山与雪域的视觉盛宴
2025-07-05 08:19  浏览:490  搜索引擎搜索“富博农业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富博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碧草绵延,骏马奔腾,汉、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多个民族的健儿们汇聚在一起,扬鞭前行,远处停放着一辆辆小汽车,还有无人机在上空盘旋摄影……

桃花灼灼,白雪皑皑,藏族同胞们翩翩起舞,近处观赏的人群举起手机,有人在用自拍杆留影,远方基站高塔耸立,列车在雪山脚下飞驰……


▲《盛世新疆》 集体创作 中国画

走进中国美术馆圆厅,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组织画家新近创作的《盛世新疆》《大美西藏》两幅丈六匹中国画巨幅作品令人为之触动和感叹。画作体量恢宏,浓郁的民族风情承载着时代的华彩,绽放着艺术的华章。


▲扎西多吉 《幸福家园》 中国画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美边疆 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术作品展”自6月22日起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汇聚了300余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新疆和西藏的壮美风光、多彩文化以及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下,构建起跨越时空的视觉史诗。

丹青礼赞大美新疆

新疆,这片广袤而壮美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展览“锦绣新疆”“和美新疆”板块,既有对新疆雄奇风光的生动刻画,更有对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的深情礼赞。


▲赵望云 《高跂天山》 国画

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赵望云的国画《高跂天山》,以天山为主景,展现了新疆独特的自然奇观。画家采用大写意技法勾勒出巍峨的山峦和峻拔的树林,云雾缭绕中的天山神奇而又庄严。画面中,牧民或骑马或赶牛行进于雪线上,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吴作人的国画《戈壁滩》,以苍劲的笔触勾勒出新疆戈壁的广阔与雄浑。画面中,茫茫戈壁一望无际,驼队以“之”字形路线前行,驼铃声仿佛在寂静的戈壁上回响。荒凉的环境与坚韧前行的驼队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精神。


▲黄胄 《上学途中》 中国画

新疆的发展进步也被画家们以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艾中信创作的油画《通往乌鲁木齐》,描绘了兰新铁路建设的场面。画面中,蓝天白云,雪山巍峨,草原辽阔,列车呼啸前行,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传递出边疆发展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黄胄1962年创作的国画《上学途中》,以灵动的笔墨描绘了三位新疆少年骑着骏马奔驰在上学路上的场景。画家用笔恣意、奔放,人物传神,展现出边疆少年的朝气蓬勃。


▲艾中信 《通往乌鲁木齐》 油画

艺术见证时代变革。展览中的“和美新疆——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板块引人驻足。此板块是“和美新疆——中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活动”的阶段性成果。自2021年起,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支持下,来自不同省区市的近60名知名油画家,深入天山南北,以笔抒情、以彩为韵,将新疆的壮美山河、多彩民俗、火热现实凝于画布上,立体刻画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时代风貌。


▲范迪安 《风城油田》 布面油画

范迪安创作的油画《风城油田》,是他在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作业区的现场写生之作。画面以广袤的戈壁荒漠为背景,刻画红色抽油机错落排列的工业景观,通过粗犷豪迈的构图与热烈的红色基调,将机械群转化为富有韵律的视觉符号。画家以细腻的笔触捕捉钢铁结构的力与美,赋予管道、储罐等冰冷设施以生命力,同时借助光影变化呈现戈壁晨辉中油田的蓬勃生机,传递工业生产的繁荣景象。

艾孜买提·阿布都克里木创作的油画《大地·动车穿越戈壁胡杨》,描绘了动车在金色胡杨林间穿梭的场景,代表“中国速度”的动车与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戈壁胡杨融合在一起,使观者感受到生态保护与现代化发展在西部大地的和谐共振。这件作品不仅描绘了通往边疆的壮阔之路,更展现了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

这些作品用生动的笔触和色彩,将新时代新疆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热爱新疆,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温暖。

水墨绘就吉祥西藏

此次展览上,亮相“吉祥西藏”“和美西藏”板块的150余件西藏题材美术作品极为亮眼,涵盖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创作者们既坚守传统艺术的审美内核,又融入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呈现了西藏的壮美自然风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以及西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巨大进步,展现出新时代西藏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崭新面貌。


▲韩书力 《毛主席派人来》 中国画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韩书力的国画《毛主席派人来》描绘了解放军进入拉萨,在布达拉宫前受到僧俗群众热烈欢迎的场景。此画既承袭了中国传统国画技法,又融入西藏地方文化元素,如雪山、经幡、法号、帐篷、哈达等。构图庄严而不失亲切感,群像布局有主次、有节奏,人物刻画细腻、传神。整幅作品充满生命力,体现西藏人民对领袖的敬爱与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董希文 《千年土地翻了身》 油画

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行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成了新社会的主人。董希文的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以艺术手法,记录了西藏农奴解放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画面中,与雪山交相辉映的冻土被牦牛犁开,露出熟褐色的湿土,象征着旧制度被打破;藏族妇女红色的藏袍、侧仰的身姿和笑脸,展现出藏族同胞获得新生后的喜悦与自豪。

徐匡与阿鸽的版画《主人》则以雕塑般的视觉张力定格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历史瞬间。画面中,藏族汉子手持铁镐昂然挺立,镐柄的垂直线条如擎天之柱,与占画面三分之二的黑色藏袍共同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彰显新西藏的坚实根基。画面中的镐头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隐喻。

西藏民主改革后,农牧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焕民的版画《初踏黄金路》以金色基调描绘翻身农奴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迎来青稞丰收的喜悦情景。马蹄踏出蜿蜒金线,构成“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经典意象,生动地体现出西藏人民在新社会的幸福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潘世勋 《我们走在大路上》 油画

潘世勋的油画《我们走在大路上》借用歌曲的名字,描绘了青年筑路工人收工途中的群像。画面聚焦于几位藏族青年女工,她们身姿矫健、步伐坚定,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强烈的明暗对比和朴素沉稳的色调,突出青藏高原的灿烂阳光;人物服饰的红色点缀与压路机形成呼应,烘托热烈氛围,生动展现了西藏民主改革后第一代工人群体蓬勃的精神面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叶浅予 《敬献哈达》 国画

艺术作品成为情感纽带。哈达是藏族人民表示敬意和祝福的传统礼物。叶浅予的国画《敬献哈达》捕捉到了敬献哈达的经典瞬间。画面中,哈达的纯白弧线如桥梁一般,连接着藏汉人民。这一作品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藏汉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体现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


▲吴为山 《孔繁森》 雕塑

援藏工作是党和国家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吴为山的雕塑《孔繁森》以人物的穿着和表情间接刻画出西藏阿里高寒缺氧、风雪肆虐的艰苦环境,以写意手法雕凿了这位援藏干部深入基层走访民众的形象。孔繁森头戴毡帽,身着皮夹克,外披棉大衣,脚踏厚靴子,身体微微前倾,面容清癯却目光坚毅,这不仅是个人形象的刻画,更是“老西藏精神”的具象化。这件作品不仅是对孔繁森个人事迹的艺术呈现,更表现了无数援藏干部为民族团结、边疆发展作出的不懈奋斗。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姚有多《草原春早》 国画

此外,多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表达高原风情。牦牛是藏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好帮手”,更是西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载体”。刘开渠的雕塑《牦牛》以汉白玉为材质,通过简洁的块面与流畅的线条,生动刻画了牦牛低首蓄力、脊背如山的雄浑姿态。姚有多的国画《草原春早》则描绘桃树下一对藏族母子相互凝视的温馨时刻。时宜的雕塑《高原之春》,采用西方雕塑解剖学结构与传统木雕线描技法融合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一位年轻母亲半褪藏袍、露出强健臂膀,扶持蹒跚学步幼童的温情瞬间……

让世界更好地看见和美边疆

此次展览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展览规格高,展品珍贵而丰富。展览中,观众既能看到黄胄、吴作人、叶浅予、吴冠中、詹建俊、靳尚谊等一个个当代中国美术史上亮眼的名字,也能认识许多当代各族创作者。他们扎根人民生活,紧扣时代主题,以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思,共同创作出精品力作。


▲靳尚谊 《塔吉克新娘》 油画

边疆之和,“和”在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和谐和睦和顺;边疆之美,“美”在多元一体、美美与共。展览中,西藏题材与新疆题材作品相交相融,恰如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水乳交融。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让大家看见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透过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观众仿佛能够听见新疆人民期待美好未来的欢歌;韩书力《毛主席派人来》中藏族僧俗群众欢迎解放军的欢笑声,与依明江·瓦依提《送婚礼》中维吾尔族婚礼的欢歌,共同谱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和声……

“艺术在这里不仅是美的呈现,更是情感的纽带,它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新疆、西藏的故事,展现了各族儿女守望相助的动人画卷。”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所说,希望展览让世界更好地看见中国和美边疆、看见真正的中国。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本文图片由中国美术馆、新疆画院、西藏美术馆提供)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 |周芳 吴艳

制作 |石建杭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觉得有用,点亮在看↓↓↓


发布人:66b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