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新闻能见度 | 青春一脉相承 献血有你有我
2023-06-13 19:18  浏览:196  搜索引擎搜索“富博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富博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每一个无偿献血的臂膀背后,都是当代青年对公益的支持与追寻。无偿献血正汇聚起越来越多的青春正能量,让这份沉甸甸的爱绵延不绝。


6月12日,在世界献血者日即将来临之际,四川省科学城医院上百名医务人员无偿献血。

01

打卡、汉服、马拉松……

与年轻人口味相遇

湖北省武汉市血液中心昙华林献血点最近开业了,能“抓娃娃”,还能抽盲盒。这个名为“献血英雄体验馆”的小屋,很快成了网红打卡点。武汉血液中心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昙华林献血点的宣传片不久,就收获了一片点赞留言。

“查了一下我自己的(献血记录),28800毫升了,下次去这里打个卡。”

“9月,集体打卡昙华林献血屋!”

“确实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胡倩华很喜欢这个献血点,“由于年龄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原因,年轻人更合适献血,献血宣传该投其所好。”

昙华林本就是武汉的网红旅游点,献血屋的陈设也很有氛围感:“英雄在人间”等正能量满满的标语铺满一面墙,三楼“古风休息区”有雕龙画凤的中式家具和韵味十足的古琴,四楼“星空露台吧”有音乐、咖啡……

“现在年轻人对网红打卡很热衷,不管吃的、玩的,都喜欢拍照打卡,将照片发朋友圈或者抖音都是一种宣传。”站在一名志愿者的角度,胡倩华看到武汉市血液中心这两年努力往年轻人口味上靠。

湖北工业大学于5月23日开启了“热血高校——古风巡游”活动,汉服达人巡游的脚步遍布全校,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巡游路线的终点设立献血点,志愿者们宣传献血知识,呼吁同学们参与无偿献血。古风汉服与无偿献血相遇,不仅是对热血青春的礼敬,更是对东方文化的生动传承。

今年,武汉市血液中心发布无偿献血主题曲《最美的模样》,其中有一句歌词胡倩华很喜欢:我们未曾相识与相知,激动的心却满怀期待你的样子,用血液写生命故事,是我们特殊的方式。“这两年血液中心的文章和宣传视频转发率比之前高了很多,相信我们的献血主题曲会在更大范围流行起来。”胡倩华说。

深圳是一座先锋城市,“潮流意识”开始得很早。1993年的5月8日正值世界红十字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当时,深圳还打算“在街头摆个摊”,这个主意是受“隔壁邻居”——香港的启发。“香港临床用血100%来自市民无偿捐献,献血车就停在街头,也有很多固定的捐血站。”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说。

1995年5月7日,深圳市第一辆捐血车开上街头。那是一辆被拆掉座椅的面包车,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工人文化宫门口首次亮相。车顶上加装了喇叭,循环播放无偿献血常识和呼吁无偿献血的口号。

其实,改装这辆车时,还留了一条后路:先改装成捐血车,拆下来的座椅找个仓库保存好,万一没人献血,就把座位再装回去,变成员工班车。当时的深圳市血液中心负责人是这样盘算的。

担心多余了。捐血车第一天上街,就有34人献血。有人说早就想献血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地方。这让蓝欲晓和同事们非常感动,也很意外。“当时也没有什么礼物,只发了一个像血滴一样的小小徽章,成本才一块多钱。”蓝欲晓回忆。

“心中要有信念,也要相信大家不缺少爱心。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又怎么可能说服别人。”蓝欲晓始终相信,只要坚持,一定能达到目标。

今年是深圳市开展无偿献血工作30周年,“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口号在深圳渐入人心。1993年以前,深圳还是一座“医疗贫血市”。谁能想到,往后的30年,深圳市民无偿献血534万人次,累计献出1068吨血液。

作为深圳无偿献血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热血跑”活动启动后,1000个名额不到1个小时便被抢完。“未来,要是能将马拉松赛事与无偿献血结合起来就更好了。”年轻人对马拉松的热情,让蓝欲晓又有了新想法。

02

整整20年过去

老师的这句话仍然带来能量

3月的武汉,胡倩华和同学在武广路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忽然,“告急”两个字让胡倩华停下了脚步。贴在白色献血车上的海报,发出了求助信号:“急需 A型O型血。”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血型,但是作为医学生,胡倩华和同学还是走进了献血车。检验得知,胡倩华刚好是A型血。

这一年是2003年,胡倩华第一次献了血。自此之后,无论多忙,她基本每半年就会献一次血。除了怀孕生宝宝停了两年,其余时间没间断过。从2006年开始,她从献全血改为成分献血。“这样每年次数就会多一些。一次献血,半天时间足够了。”在胡倩华的心里,如果真想去做一件事情,时间肯定是抽得出来的。

胡倩华能一直坚持献血,也受她大学时一位老师的影响。一次,她献血之后的第一个上课日有一节内科课。上课时,老师经过她的身边,发现了文具袋里的献血证。然后,老师举起那个红本,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了她的行为,还用半堂课时间给大家科普了献血知识。

“这件事,很值得做。血液无可替代,如果大家身体条件允许,可以参与。”整整20年过去,老师的这句话仍然给胡倩华带来能量,推动着她继续前行。

胡倩华不仅成为了一名固定献血者,也拥有了一份爱心事业。现在,她担任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带领了一支规模过万的志愿者队伍。

但在20年前的课堂上,同学们对无偿献血,并不都像胡倩华一样热情似火。“老师的课上得很生动,同学们都喜欢老师,但当时大部分同学对于无偿献血的科普知识还是半信半疑。”胡倩华有这种感受。

但生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工作之后,有一次,胡倩华跟着献血车去黄陂区下辖乡镇做宣传,顺道约了家住附近的同学见个面,没想到那位同学现场献了血。更让胡倩华没想到的是,会时不时在献血车上遇到同学。“虽然当年大家对老师的话反应比较平淡,但是后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在坚持献血。”胡倩华流露出自豪。

正因如此,胡倩华经常和队友讨论:“如果能把无偿献血知识写进教科书、写到课本里,由老师专门讲解,效果肯定会比志愿者街头发宣传单效果好很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医院院长沈晓峰,也证明了老师的力量。“虽然我不直接讲授课程,但是我深信言传不如身教,也认为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沈晓峰说。据了解,仅2019年1月至今,沈晓峰已献血13次,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累计献出了相当于5个人的总血量。

沈晓峰不仅自己坚持献血,而且一直参与组织学校团体无偿献血活动。自2016年3月12日组织第一次成分献血车单采血小板进校园活动后,他每年都会组织三四次成分献血活动,每年参与成分献血的同学在四五百人次。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数已经超过1600万,千人口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2022年的11.5‰,而献血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

03

13年前

侄女拿回来一份中学政治考试试卷

胡倩华希望无偿献血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的想法,在现实中已有案例,而且是以考试的方式出现的。

13年前,尚在初中就读的李梦涛侄女,拿回来一份中学政治考试试卷。选择题里的第17题是:在武汉,有一群铁杆献血者,他们定期献血,持续不断地为病人送去爱心和温暖。如“江城热血家庭”刘源一家,一家三口均超过100次;献血牛人李梦涛,因母亲生病用血而常年坚持献血以回报社会……他们的行为诠释的生命观是什么?

受宠若惊的李梦涛随即在网上搜了一下,这道试题较早出现在昆明师范附属中学的政治试题中。当然,侄女选出了正确答案:B.珍爱生命,不断提升生命价值。

在邻居孩子“2019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中,李梦涛再一次成为试题中的主人公。这是一道多选题:2007年第四个世界献血者日,李梦涛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8年累计献出3万毫升鲜血,被媒体称为“献血英雄”。他说:我献血就是希望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学习“李梦涛精神”,中学生应该怎么做?邻居孩子也将正确答案全选了出来:A.积极履行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B.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D.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有了能力再奉献社会。

提及这些过往,李梦涛羞涩地说,无偿献血本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的献血初衷只是感恩,简单而纯粹,从未想过因献血而出名。然而,在历经20余年坚持做同一件事后,他感觉献血这件事因量变而产生了质变。希望尽己所能,宣传、鼓励、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为了今天的他人,也是为了明天的自己。

“从大的方面讲,献血是美好,大家不能因为误解而让本可以救活的生命在生死边缘徘徊。伸出援手,与人为善。”这是胡倩华11岁的儿子在作文课上写的一句话。这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经常跟妈妈一起发无偿献血宣传单,还会组织同学一起了解无偿献血知识,献血、志愿者的故事经常出现在他的作文里。

“献血靠年轻人,也靠下一代。”胡倩华说,“无偿献血需要传承,从小在心里种下一粒无偿献血的种子,很有必要。现在的家长大部分是“80后”“90后”,年轻家长接受程度更高,他们也愿意让孩子接触公益。”

胡倩华经常和团队组织一些针对儿童青少年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们参观血液中心,了解无偿献血知识。“不过,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很大,要组织这样一场活动,时间很难选。星期六、星期天几乎都有课,组织不起来。只能等他们放寒暑假。”作为一名学生家长,胡倩华深有体会。

传承,还需要另一种形式。“有一天,如果我不能献血了或者年龄太大、行动不方便了,可能不能投入那么多精力了。”胡倩华说,志愿者服务工作终归要交给年轻人,他们更有想法、脑袋转得更快,而且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如今,胡倩华将一部分精力拿来培养更多志愿者骨干。她看好两个准接班人,一个是做IT工作的“90后”大男孩,一个是“70后”飞机工程师。

“自从他俩接手后,协会的工时记录几乎没出过错。志愿者们在街头服务时,需要录工时,以前多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现在做得又快又详细,准确率非常高。他们还做了很多不同的表格,比如街头服务新人服务情况汇总、志愿者协会微信群名册等。就像每天结账一样,日日清算。年轻人不会像我们一样循规蹈矩做事情,会想更简便的方法节约时间、节约精力,而且把事情做得更好。”胡倩华对两人赞赏有加。

如今,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里能挑大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更多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骨干有近50人,有什么事情他们可以直接安排稳妥,我和会长没办法到现场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把活动做得很好。”胡倩华说。

04

“我们选择的是那个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大我”

献血车停在那儿,有人来来回回看了好多次,还是没有走进来。突然有一天,他进来了,虽然好好跟他讲了献血知识,但他还是犹豫,走了。过段时间,他又来了,再跟他好好讲讲,他还是走了。如果下次他还来,仍然要好好地跟他讲,就像朋友一样,平心静气,耐心友善。他可能一直都不会献血,也有可能如此几次之后,就伸出了臂膀。

“第二次、第三次来的时候,其实内心已经有摇摆,可能有点担忧、有点害怕,想继续关注确认一下。或者,有点怕疼,要做一点心理建设。”在无偿献血领域工作了近30年的蓝欲晓,像半个心理专家,能洞悉人心。

无偿献血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如何让人们主动走近我们,参与之后内心有获得感?这种收获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上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超出预期的服务,让他感觉到被需要,受到礼遇,让他觉得做这件事有意义、有价值。”蓝欲晓说,“市民不来献血不是没有爱心,是他们还不了解无偿献血,是宣传没做到位。我们要不断进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甚至说还要再超前一点。”

利用短视频做宣传紧跟时代脚步,但胡倩华也有担忧。“如果刷到了一次负面信息,可能会半信半疑。但是次数多了,好像变成真的了。那些无偿献血正面宣传的短视频,几乎没人点赞、没人关注,但是出来一个抹黑无偿献血的视频,很快就会有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关注度。”胡倩华说,“有人缺乏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们容易被短视频带偏。”

让胡倩华焦虑的,还有志愿者们的流动。协会成员人数虽然过万,但是学生毕业、结婚生子、离开本地等因素,让这支队伍并不稳定。一些成员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也忙,处在有心无力的状态。“工作和生活首先要平衡好,才有多余精力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如果工作和生活一团糟,即便参与其中也不会感受到愉悦。”胡倩华也理解大家的苦衷。

吃力不讨好的时候,也有。被称为“日不落广场”的汉口火车站,从早晒到晚,广场上的风都是热的。那里有个献血点。“志愿服务时间是从早上9∶30到下午3∶00,但是只要有人来献血或者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志愿者们会自觉加班,有人一天最长工作10个小时。如果这时候遇到有人责难,真的会让人很恼火。”胡倩华为伙伴们感到委屈。

每年夏天都有队友在街头服务的时候中暑,出现身体不适。天气太热,持续性的街头服务让大家身体吃不消,但是血液库存在这样的天气里又常常处于紧张的状态。胡倩华心里着急,宣传起来也更卖力。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选择弯腰细细讲解,提醒每一处细节,坦荡面对每一份不理解,转身咽下每一份委屈。”胡倩华说,“这不是傻,人永远都在取舍之间做选择,我们选择的是那个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大我。”

无论是胡倩华,还是蓝欲晓,抑或沈晓峰,他们的一个共识是“献血是一件纯粹的事”,纯粹的事情就应该做纯粹。“人们会不自觉地通过我们的一言 一行判断这项工作是不是公益的,如果把无偿献血过多地跟物质利益捆绑在一起,公益的属性就弱化了,不利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推广。”蓝欲晓说,“这么多年走过来,再回头去看看,我们慢慢悟到,公益的事情越纯粹,公益效应才能够最大化。”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图:健康报特约记者 白桦 喻文苏

编辑: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7897****    IP:223.213.9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