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企业改革步履铿锵。
一个个重点任务不断推进,
一项项重大举措蹄疾步稳,
各央企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场大考
交出了优异答卷。
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背景下,5月14日至18日,国资委宣传局、新闻中心联合组织“走进新国企·改革赋能新发展”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带领国企改革专家及新华社、央视、经济日报等10余家央媒记者走进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化学工程华陆新材料公司及生态环境公司、国投集团美亚柏科公司等企业,挖掘国企改革新动能,探寻国企改革带来的新成效、新变化。跟小新一起来看——
创新引领,新成果推动电力供应提质增效
轻点后台“一键启动”按钮,位于广州最南端的500千伏狮洋变电站内,嗡嗡的螺旋桨声随之响起,一架无人机直上云霄,按照既定线路开展智能化、数字化巡检,极大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这就是南网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化巡检及作业产品——“慧眼”。它不仅能自主规划无人机巡视线路,还能够轻松进行树障清理、拆接引线等无人化智能作业。如今,“慧眼”还应用在新能源、交通业领域。
“慧眼”只是南方电网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南方电网紧扣行业特点,在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储能、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遴选优秀企业开展改革创新。同时,针对不同企业特点, “一企一策”定制改革方案,“量身定做”支持措施和授权放权政策,“一事一议”建立改革指导机制,大力支持“科改企业”融资上市、专业化整合、并购重组,推动新型科研组织模式高效运转,加速核心技术“攻得出、用得上”。
运维人员正在研判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的线路隐患
得益于上述举措,南方电网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南网数字集团自主研发并量产首款全国产化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助力数字电网技术装备现代产业链建设。南网科研院支撑昆柳龙直流工程创下19项世界第一,实现关键设备器件国产化,持续巩固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世界领先地位。南网储能公司实现发展模式由单一生产运营型向创新驱动型的重大转变,补齐抽蓄电站核心机电设备自主化的最后一块短板。
依靠自主创新,南方电网公司打赢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前完成5项国家级攻关项目,有关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大奖,有效专利突破3万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壮大。
创新不仅赋能生产一线,还不断提升群众用电“获得感”。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专项研发的第二代扫码用电终端“智富宝”,让田间地头有了共享“充电桩”。“只要手机扫码就能取电,农田灌溉再也不用愁。”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马镇班花村村民文丽红说。
创新不息,改革不止。如今,南方电网公司正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市场导向,新机制创造“中国化学工程速度”
在位于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华陆新材”)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生产车间里,不间断地运输着刚刚生产出来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产品。这些刚刚生产出来的产品被精心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热力管网、建筑、新能源汽车等各领域。
气凝胶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作为纳米级材料,它可以防水、防火,却能良好透气;它质轻,容易裁剪、缝制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的用途;还可以起到吸声降噪、缓冲震动等功能。“其实气凝胶在很多领域都具有经济性。”华陆新材研发工程师说,“使用气凝胶对某工厂一根蒸汽管线进行节能改造,与改造前进行对比,每方气凝胶年节约标煤约8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9.3吨,仅用一年半时间,业主就可收回投资成本。”
以气凝胶为“拳头产品”的华陆新材,正是基于市场导向,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设置股权结构,由华陆公司控股,同步设立员工跟投平台,引入产业基金和战略投资方,充分集合各股东优势特点,形成了多元股权结构。从公司成立到装置投产,仅仅历时一年五个月;再到2022年投产首年实现新签合同额1.89亿元,创造了“中国化学工程速度”。
华陆新材厂区实景
中国化学工程位于重庆的另一家子公司——中化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态环境公司”)自2020年9月组建以来创新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生态环境公司成立之初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中化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回忆,“当时公司只有一个人,没有组织架构、没有管理制度,更不用说市场了。”但就在短短的两年里,生态环境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实现了企业“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由弱渐强”的蜕变,顺利完成了市场经营布局。2022年完成新签合同额46.34亿元,较2021年增长44%,两年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78.5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较2021年增长76%,两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53亿元,企业改革成果已经初步显现。
通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市场化机制成为中国化学工程的最佳考核指挥棒。借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东风”,中国化学工程持续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鼓励资本、技术、劳动等要素参与分配。一系列改革举措之下,企业上下焕发出全新活力。
当下,中国化学工程的改革正在以市场为导向,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开,努力在推动产业发展新的征程上继续创造崭新业绩。
优化布局,新产业发挥国有资本功能优势
进入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亚柏科”)展厅,众多在电子数据取证、新网络空间安全、公共安全大数据、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品打破了小新认知,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通过“Al-3300慧眼视频图像鉴真工作站”,一分钟就分辨出深度合成和AI技术制造的视频图像真伪,从而防止AI滥用和作恶。
2019年,国投集团选取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先企业——美亚柏科,进行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性投资布局以提升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此后,改革红利在美亚柏科逐步释放,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也更为完善。美亚柏科按照“法人治理、充分授权、全面协同”等原则与国投智能开展董事会改组,共同制定对接要素清单,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真正实现“人和心齐”,大幅提升了管理运营效率。
工作人员介绍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模型
美亚柏科在国投集团的业务赋能下,内部广泛开展业务合作,参与国投“十四五”数字化规划、中标雅砻江、集团大数据审计试点项目等;外部共同开拓市场,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美亚柏科承建的大数据平台已覆盖公安、海关、应急、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建设国家级大数据项目10余个,覆盖全国各省市的130余个大数据平台,整体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相较于产业集团,投资公司较少受行业限制,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可灵活开展股权投资。近年来,国投集团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方向,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选择,运用“直投+基金”双轮联动,不断优化布局,加快推进业务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国投集团不断优化投融资方式,努力形成以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成立了国投创益、国投创业等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国家级产业基金为主的基金体系。基金投资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环保、工业机器人、医药医疗、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了一批突破产业瓶颈、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攻克“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行业领军企业。
如今,国投集团正重点打造“能源产业”“数字科技”“民生健康”“产业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优化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丨周家正
责任编辑丨彭敏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