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铁军风采 | 重庆市九龙坡区:坚持“四聚焦” 推动“四转变” 实现“四提升”
2023-09-18 18:24  浏览:2211  搜索引擎搜索“富博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富博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持续深化“全年、全员、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坚持“四个聚焦”锚定目标不放松,实训实战推动队伍面貌实现“四个转变”,工作成效实现“四个提升”,奋力锻造执法铁军队伍,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九龙坡执法力量。


一、聚焦柔性监管,推动由“事后罚”向“靠前帮”转变,促进助企纾困成效有效提升。扛牢主责,抓实主业,探索建立“柔性”监管模式,严管与帮扶并举,稳步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落地落实。深化柔性执法,全市率先制度化落实“正面清单”+“微违免罚清单”,服务困难企业缓期、分期缴纳罚款,指导开展信用修复,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在严管中体现服务温度。强化精准帮扶,针对重点排污单位及危险废物监管等核心管理单元,创新出台重点排污单位“五全四规范”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机制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机制,组织专家团队“进园入企”,手把手、点对点指导企业图表化、清单化梳理短板弱项,强化管理措施。近五年来,依法实施免罚案件20余件、免罚金额1000余万元,指导70余家企业开展环境保护信用修复,累计帮扶142家重点监管企业和100家涉危险废物重点排污单位整改环境问题1000余件,争取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补助90家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务实举措获得多家企业“点赞”肯定。

二、聚焦为民服务,推动由“被信访”向“被信任”转变,促进惠民有感成效稳步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着力守护美丽蓝天、幸福河湖、净土家园。全员行动、全域覆盖、全年贯穿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利剑高悬依法惩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累计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702件,处罚金额5981.7万余元,办理涉刑环境违法案件23件,查封扣押、停产整治、按日计罚等案件74件,形成持续高压震慑,助推空气优良天数稳定保持300天以上,长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拓展信访受理渠道,强化有奖举报制度落实,畅通民心连接线,通过请民入企、限产治理等措施,有效化解废气扰民这一“邻避效应”热点和难点问题。近五年妥善化解环境信访投诉23000余件,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从2018年的72%提升至2022年的94%,荣获生态环境部2020—2021年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荣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持“领导包片+专家支撑”模式,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近三年累计整治985个隐患点,快速响应处置8起突发事件,连续16年一般以上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


三、聚焦练兵提能,推动由“跟着干”向“带头干”转变,促进队伍专业水平有效提升。围绕“全市一流、全国领先”练兵目标,持续夯基固本、提素增能,锤炼一批“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执法尖兵。扎实开展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1+3+N”管理制度体系,机构运行制度化。本着人岗相适原则,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分工搭配,全队“80后”干部占比52%,执法证持证率100%,法学及环境专业占比80%以上。强化精兵培育,把专家“请进来”教,让干部“走出去”学,补齐业务短板、提升实操能力,6名执法人员入选全市执法人才库,1名入选全市执法师资库。巩固“大执法”格局,与相邻兄弟区和区内公安、检察、住建等部门建立执法应急协同联动机制,落实镇街委托执法制度,促进属地属事监管有机衔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每年开展2次以上互动交流,在执法监管、环境安全等方面互学互鉴、共促共进。2022年,执法支队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2018年至2020年连续3次获得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

四、聚焦数字变革,推动由“人盯防”向“数智控”转变,促进执法监管效能明显提升。强化大数据运用,探索形成数字智治“五步法”,搭建以科技装备、信息技术、数字平台为支撑的“执法在线”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违法线索自动归集、信访问题闭环整治、行政处罚全流程监管,推进科学执法、精准监管。积极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探索建立“线上平台交办,线下人工复核”监管模式,及时筛查、交办、处置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用能监控等平台预报预警问题,深挖数据背后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装备开展非现场核查,推进有关问题立查立改、精准高效整改到位。强化污染源头自动化监管,辖区33家企业共54个点位安装在线监控,83家企业安装349套用能监控,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142家排污单位实施“环保码”监管,建立排污单位“云档案”,并接入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一码”监管、“一屏”督导,为科学执法、精准执法、高效执法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编辑 | 宋祥

审核 | 秦超



发布人:7ca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