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其中,卫生健康系统有19个示范项目、25个优秀团队、19名服务标兵入选。自今日起,健康报开设专栏,聚焦部分示范项目、优秀团队,分享他们的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
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地处永川区最南端,距离城区约50公里。62岁的朱沱镇居民代先生几年前罹患尿毒症,开始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当时,永川区所有透析点都设在城区之内,代先生不得不每周3次前往城区透析。1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代先生花在路上的时间比透析时间还要长。
“那两年常常起早贪黑,好像活着就是为了透析。”代先生说,附近像他这样的患者有几十位。
2021年,在永川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区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永川区人民医院与朱沱镇卫生院开始共建血液透析室。永川区人民医院出资300万元,朱沱镇卫生院投入70余万元,购买了血透机和水处理系统。
“只要能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少跑一段路、节省一点医药费、减少一点看病时间,这项工作就是值得的。”永川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德彬说。
2022年1月1日,朱沱镇卫生院血液透析室投入使用。代先生终于能在家门口进行透析了。每次透析仅需半天,透析结束后他还能接孙子放学回家。代先生粗略计算,在朱沱镇透析后,他每年可以节省交通费、医疗费、餐饮费等近两万元。
这年春节,移居外地的姚老太回到朱沱镇老家过了个安心年。姚老太说,过去家乡没有透析室,自从患了尿毒症,她多年没回过老家。
得益于永川区医共体建设和卫生技术人才“县聘乡用”,永川区人民医院还向朱沱镇卫生院派出医护人员,指导血液透析室建设,参与相关诊疗工作。开诊第一年,永川区人民医院选派具有20多年肾内科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到朱沱镇卫生院驻点。同时,该院每周安排高年资护士到朱沱镇卫生院血透室至少工作2天,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护理、院感工作。透析患者如果病情加重,会被立即转入永川区人民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卫生院。在医保报销方面,朱沱镇卫生院血液透析项目自付比例较区级医院下浮5%。
这两年,永川区人民医院一边下派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支援朱沱镇卫生院,一边积极为卫生院培育专科人才。对于来进修的医护人员,医院均安排高年资医师“一对一”免费带教,目前已培养专科医生1名、专科护士2名。
在永川区人民医院的支援下,朱沱镇卫生院血液透析室的技术力量不断提升,现有医生5名、专科护士6名,配备13台透析设备,以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目前,朱沱镇卫生院透析室共为43名患者提供长期透析服务。
日前,永川区人民医院和朱沱镇卫生院医共体血透室项目,被中宣部评为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评为示范项目,是对永川区卫生健康系统的肯定和激励。”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杨茜说,下一步,将总结血透项目的经验做法,聚焦居民的健康需求,开展更多解民忧、利民心、惠民生的卫生健康实事。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编辑:李诗尧
校对: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