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桦泽紫苑——收获!
2024-10-28 21:15  浏览:1108  搜索引擎搜索“富博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富博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郑重承诺: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何才能做到过目不忘,通读全书,综合个人的理解,我总结了以下收获。

1、从简单易读的书读起

每个人所拥有的基础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接受程度也不一样的。那么读书也应遵守促进孩子成长的法则。那就是,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稍稍高出一点点,这样既不会觉得接受起来太吃力,也不会觉得内容太简单而没有成就感。

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读经典固然重要,但是有些经典是很难读的,与其还未开始就打退堂鼓或读到一半就不再继续,还不如读一些虽然不是经典,但是对到达经典的路上有一定助力的书。

就好比王阳明的《传习录》,可以先读他人为宣扬他的观点而写的书,然后再去读他的原著,这样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而不是拿到原著后就对它望而却步!当然其他古典书籍和专业书籍都是如此,专业类书籍,可以从基础类书籍开始读起,这样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整体概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可以再深入研读!

2、输出读书法

这个方法在我看来是“过目不忘读书法”的精髓,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读过了却不会忘呢?首先就是以输出为目的地去读。阅读完之后,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周三次的输出,那么你所读过的东西就很难忘记了。

接下来有4种常见的输出方法:

①边读边记

作者建议大家读书的时候,有启发的地方可以划线或写感悟写评论都可以,这样有利于加深记忆。而且作者认为,一本书,不求多,能有三处被我们划线就算值得,作者还推荐使用荧光笔来划线和用圆珠笔来写随想。

②讲书荐书

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分享,把部分内容和有感触的点分享给他们,或者直接把书推荐给他们。可以分享给一个人也可以分享给很多人,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分享,这样从另一个层面上也达到了多次输出的目的。自己加深和内化了所学来的知识,别人也能有所收获,是很好地加深记忆的方法!

现在自媒体时代,把书推荐给别人多容易啊,开个直播或录段视频分享内容,对你对他都有益!如果哪个观众对这本书感兴趣,说不定就去下单了,自己也能有一份不错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③名言发现感想分享

建议随时写。当自己对所读的内容有所感悟或者觉得作者的言语值得分享时,直接把名言和自己的感受统统分享出去,在分享有趣的观点的同时,说不定还能收获大家的点赞和留言支持,对自己无疑都是一次次的正向反馈!

像这样简短的文章,以微博和朋友圈的形式发布就很好!

④写书评或摘要

作者建议次日写!书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和严谨的,当天写可能会将自己当时浓烈的情感带入其中,对整本书的评价就会有失公允,内容会更加主观,那么对内容的整体把控就会有失偏颇!所以,建议次日写书评会比较好!

我个人觉得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当日写,但是先不要发表,等到次日或一两日后修改好再发表更为稳妥。

这4种方式,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费曼学习法输出部分的具体拆解,告诉我们可以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输出,我们平时也都是在四种方式中循环往复。

费曼学习法一般遵循四个步骤:确定目标,尝试输出,发现问题,真正掌握。

先确定我们自己要学什么;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学过的内容输出,保证他人可以听懂;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无法讲述清楚的部分;再为这部分内容寻找答案,直至真正搞懂,并能讲述清楚,才能算是真正地掌握了!

这样的方式学习,目标明确、不易遗忘、知识简化,迅速掌握。建议大家使用!  

3、读书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作者将读书视为最有价值的投资,它拥有着终身复利,买书要看的是整体的投入产出比而不是单本书的投入产出比。

你买100本书,可能只有5本书对你是最有利的。但是这1500元换来你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甚至改变了你的人生道路,那么这个投资就是价值最高的投资!

所以,大家对感兴趣的书,不要犹豫,想买就买,特别是有收藏价值的书。如果遇到不知道有没有购买必要的书,可以放在购物车里,如果一个月后依旧想买,那就立即购买,相信自己的直觉,它就是你需要的!

4、碎片时间读书法

作者将读书分为长期投资、中期投资、短期投资、超短期投资!他们分别对应着哲思类、方法类、技能类、报刊杂志类。

超短期类书籍,只需要用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即可浏览阅读,比如在等车排队等红灯时。

而需要前后关联动用逻辑思维的书籍,则需要15分钟或以上的时间进行阅读。而作者认为,4个15分钟的“初始效应”和“末尾效应”的时间总和,是大于持续60分钟的有效记忆时间的,即是40分钟大于10分钟。

个人认为这件事还是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持续较长时间效率更高,但是有些人则碎片时间效率高。这个主要在于,很多人压根就没有去利用碎片时间的意识,就更别谈碎片时间和整块时间的时间利用率了,那内心根本就是不清楚的。

那么这里建议,没有利用过碎片时间的朋友,开启自己碎片时间的有效利用之路。比如:坐车、坐飞机、等人、等饭……这些超过15分钟的时间段,把它有效地利用起来,你可以在这个时间段看手机,那为什么不能读点儿书呢?

就像作者所言,现在就是“信息爆炸,知识缺乏”的时代!信息会1年过时,而知识则是10年不过时。这就是新闻短视频和书本的主要区别,也是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重要标志!

太多人都用1个小时的时间去刷短视频了,然而却只有寥寥的几个人还在看书。

利用碎片时间,每天假设说有4个15分钟,一天1个小时,1周也能读完1本书,1年也有50本,10年至少500本,当你读完50本的时候,你就无法满足于一年只读50本了,会更多!更何况,我们一天浪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又何止4个15分钟。那么,与读书相比,短视频会更有价值吗?

但是,我们又要保证信息的简短输入,所以,个人对此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给“信息”分配多少时间,给“知识”分配多少时间,以消除“信息”和“知识”的失衡状态!

5、重视偶遇、相信直觉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跟某本书偶遇的经历。比如偶然看到某个主播分享、到书店偶然遇到某本书、在社交网络看到有人在读、遇到的书评感悟、朋友的推荐等,从而开始去读一本书,而一读就放不下来,它把自己带到了另外一个自己未知的世界,获益良多!

爱读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而我们每一次的偶遇,都有可能是我们潜意识驱动下的一次选择。如果我们对这本书不感兴趣,即使有人推荐也不会在意,而如果是自己觉得很喜欢或有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书,哪怕只是看一眼,也能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所以,相信自己的直觉。想读就去读,即使他人对它评价不好也没关系。就如李娟所说:读书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去读,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读书给我们带来愉悦,是所有读书收获的大前提。没有愉悦感的事情,谁能做得下去?不单单只是读书!

在满足愉悦感、求知欲的前提下,如果还能带来行为的改变,那将是读书的最大收获了!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共八个章节,其中对读书的收获、选书方法、电子书读书法、买书、推荐书目等都做了详细的讲述。其中多种读书方法都让我获益良多,如:熟睡读书法、兴奋读书法、趁热打铁读书法、电子书读书法、自我读书法、直觉读书法、串珠读书法、营养均衡读书法……

我只是将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写了出来而已。如果有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

发布人:b548****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2024-10-28浏览:1368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