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开幕式现场
秋高气爽的季节,来自15个国家的国际著名学者心向北京,参与“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兴味盎然,意犹未尽。本届论坛尽显“学术中国”通联“学术世界”的文明交往新气象。
文明之光交相辉映
20世纪80年代,20多岁的梅谦立(Thierry Meynard)满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极大热情,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三十年前的中国和现在很不一样,而我又很幸运地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已成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的梅谦立饱含热情地说,这些年,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人民在衣食住行、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绝大部分人民已经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
就生活便利程度而言,梅谦立认为,今天的中国在很多方面赶超了西方国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和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孔子学院,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他认为,近年来,中国为进一步加强文明互鉴,不断与世界各国展开对话,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历史的大尺度意义上,中西方文明的相遇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活跃。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教授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Enrique Dussel Peters)表示,中国和拉美已进入了高质量合作新阶段。近年来,中国在拉美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显著的多样化特点。从过去的实践看,中国在拉美各国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在能源方面,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而现在,中国与拉美各国的合作方式逐渐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交通领域、绿色能源方面的投资项目增多。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圣保罗再到墨西哥城,从机场、新铁路线到地铁站等,多种多样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影响着拉美国家居民的日常生活。
中国与非洲,远隔万里却合作紧密。截至2021年底,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有52个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几乎在非洲实现了“一带一路”合作的全覆盖。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朱利安·库尼(Julian Kunnie)为此感到非常高兴。他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密切相关。
只有和平发展之路,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世界各国的学者们聚焦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探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性具有特别的意义。
如何才能走好这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鸠山由纪夫心中早有答案。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他强调,人类要想跨越差异、消除对立、顺利交流,就必须拿出智慧和勇气。世界局势越是动荡,越需要我们坚持友爱与和平的思想,持之以恒推而广之。这也是他一直提倡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友爱精神的内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明应该树立自立共生的理念,才能维持彼此之间的和平发展。
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中国独特的文化让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安乐哲(Roger T.Ames)感叹:“如果我们寻求的是一种极简主义的道德观,一种能让世界团结一心的道德观,那么我们可以在中国找到灵感。”安乐哲说,孝文化能够折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总体特征,它代表了一种亲情,一种对家的尊重和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发展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中国文化启迪世界
有人说,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互相吸引”,中外使者、商贾东来西往,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千年间文明交流的美好仍如云霞般徜徉在无垠的天际。
在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院长波多·洪姆巴赫(Bodo Hombach)看来,技术与贸易的交往给我们带来财富,文化与科学的碰撞让社会走向繁荣。“一带一路”倡议为追求和平共处的人们开辟了一条阳关大道,我们愿意共赴此行。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我们应通过交流经验获取新的认知。洪姆巴赫在线上发言时饱含深情地说:“通过孔子,我认识到如果这世界都被染成了蓝色,那我们将失去对蓝色的任何概念,也不会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正因为有了多样性和差异性,世界才会如此丰富。”
中国从未主宰过世界,但中国文化却在其所在地区一度成为主流。在澳大利亚人文科学学院院士马克林(Colin Mackerras)眼中,中国崛起的特点包括经济快速增长、令人惊叹的技术崛起,尤其是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提出了关于天下体系的理念,影响广泛。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缘起,中国的早期犹如一个旋涡,它将各不相同的民族融入一个共同的身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分。赵汀阳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安乐哲,他认为中国将其产生的文明描述为和而不同,注重和谐,但不是千篇一律。中国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的语言、治理模式、庆典仪式、生活体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鲜活的多样性催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文明交融推动世界发展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003—2018年,俄罗斯科学院非洲研究所教授迪米特里·邦达连科(Dmitri M. Bondarenko)等相关学者,围绕坦桑尼亚、赞比亚和乌干达三个非洲后殖民国家在国家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这个专题,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迪米特里·邦达连科认为,共同的国家公民认同要高于个人和地方认同,且对整个民族国家的忠诚度要比地域、宗教、族群和其他划分都更加重要。但是,和坦桑尼亚比起来,对包括赞比亚和乌干达在内的绝大多数后殖民国家而言,地方认同则更重要。这种显著的差异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与它们过去的历史,即前殖民时期和殖民时期历史的特殊性及其独立时期对历史的解读有关。
如今更多人开始意识到统一的全球市场将阻碍经济各领域的发展,也可能限制国家内部的发展,成为各国安全与政治自治的障碍。伦敦国王学院数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保罗·杰尔包多(Paolo Gerbaudo)认为,欧洲决策者正在讨论战略自治的必要性,目的是确保欧盟有能力在技术领域实现更高的自主性和更好的自给自足。但是,这种对自给自足的需求并不意味着国家应闭关自守,或是达到绝对的经济自治,而是应在高度全球化的阶段,构建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模式。
波多·洪姆巴赫谈到,当今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却变得越来越少。侵略、剥削、压迫等行为时常会打破利益相关者平衡的局面,损害彼此的信任与合作,导致国际局势愈发紧张,由此可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对外交往中格外重要。
现在全球正处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两种不同的全球化进程之间的过渡时期。相比确定性历史时期,不确定性历史时期的到来对西方社会的未来更具挑战性。社会发展往往是冲突的结果,西方社会知识体系与政治调控体制之间的系统效应在进入不确定性历史时期后将面临诸多威胁。对此,法国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院荣休教授雅克·戈迈耶(Jacques Commaille)忧心忡忡。他认为:“这些威胁有可能倒退到某些确定性的威胁,其中的知识生产或与‘法律—政治矩阵’相关,很可能走上另一种新的威权政治秩序。其目的是将科学变为这种新政治秩序的工具,将科学演变为服务政治的工具,或者因受制于虚幻的政治秩序而成为一种名不副实的活动。”知识不仅在自身范围内的领域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正在变革或意图变革的社会。
实际上,不确定性都是因人而异的,关键在于人们对于变化的接受程度。英国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访问研究员克里斯·罗利(Chris Rowley)在线分享了他经由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不确定性规避维度所得出的结论:一些人和国家对于不确定性或巨大变化的接受程度较高,而有的人和国家则更害怕变化,所以会试着规避不确定性。因此,他认为,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对社会、商业和学术界都非常重要。在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人们更应当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
当今世界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流动和网络组成的复合体,这些流动的中心在不断变化,国家无论大小都应积极进入和引导流动。丹麦奥胡斯大学欧洲科学院原副院长斯文德·埃里克·拉森(Svend Erik Larsen)仍对变局中的世界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一个充满流动的多极世界中,将是国家从中受益的关键,而多层次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他认为,无论是人口不到600万的丹麦,还是像中国这样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它们在1979年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在日益多样化的国民经济背景下,不断促进生产、贸易、金融、政治、技术、基础设施、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流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最新发展。
对于充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时代,信心或许比钻石还要珍贵。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坚信,我们仍能通过更具创新性的实践重塑世界贸易格局,包括那些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他建议,中国应更主动地发挥自身的作用,邀请其他国家尤其是地区大国去参与并设计“一带一路”倡议的某些项目,进而将其发展成重要的伙伴。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文明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法国历史学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的追根溯源法,从源头着手去理解不同的文明。以欧洲为例,直到4世纪、5世纪,欧洲还被罗马和希腊两种相互冲突的文明主导着,随后欧洲还出现了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多种文明在欧洲交织着,这也更容易解释为什么欧洲历史上时有冲突,循环往复。
以交流促进发展
世界向何处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之问。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唯有守望相助、合作共赢才能让人类共享发展成果,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文明、变化、中国”,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教授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他谈到,“文明”在这里是复数,虽然我们分属于不同的文明,但却同属于一个世界——一个共同面临危机的世界;第二个词是“变化”,当下我们面临的最重大的变化就是气候变化,即气候危机;第三个词是“中国”。他感叹道,中国有能力应对困境并帮助世界解决共同的危机。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如何应对当前气候危机,共产主义早已孕育了这一答案的种子。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文化渊源。我们生活的世界历史和现实交织、希望和挑战并存,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罗萨里奥·圣·加德亚·杜阿尔特(Rosario Santa Gadea Duarte)感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引擎。当前,世界经济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严重影响,但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强劲。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驱动力。
毫无疑问,在世界范围内,大变局中的文明是个内涵丰富的问题群落,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代学人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的事,而是需要世界各国学人通过前赴后继共同观察、研究、总结、反思,才能在大变局中理性认识世界,深入了解各国文明,不断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很显然,作为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创设与持续举办,为中外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深化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互鉴、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学理阐释,提供了创新性的国际学术交往机制,从而为推动全球学术共同体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的哲学社会科学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译心 孙美娟 阮益嫘)
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