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811字,阅读约需2分钟。
你不说,我也不问;我不言,你也不语。
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只因少了一句话,或说错了一句话,缺少了沟通的桥梁,两个人之间就隔着万水千山了。
《西游记》中,有几处典型的沟通障碍。
第十五回中,悟空保唐僧行至鹰愁涧,白马被涧中的龙一口吞了。悟空便寻那龙去打,又骂,几次三番,那龙也委屈,不就吃了你一匹马吗?何至于此?僵持不下的时候,菩萨来化解了,原来那龙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菩萨说情特意安排他在此等候,“与唐僧做个脚力”。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小龙说:“他更不曾提着一个‘取经’的字样。”悟空说:“你又不曾问我姓甚名谁,我怎么就说?”菩萨总结说:“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一场纷争终于止息。
第十九回中,在高老庄收八戒,颇费了一番周折之后,悟空才说:“因是老孙弃邪归正,弃道从僧,保护一个东土大唐驾下御弟,叫做三藏法师,往西天拜佛取经……”八戒说:“今日既是你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只倚凶强,上门打我?”于是,满天云彩都散了。
还有一次,第二十二回中,行至流沙河时沙和尚兴风作浪,与悟空、八戒好一番打斗。无计可施之时,悟空去请菩萨。菩萨说:“你若肯说出是东经取经人呵,他决不与你争持,断然归顺矣。”问题解决之后,悟空对八戒笑道:“兄弟,你莫怪他,还是我们不曾说出取经的字眼与姓名耳。”
从小说的写法来看,误会、矛盾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媒介。如果什么事都说透说明白了,世间就不会有精彩的故事发生,阅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不过,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看,良好的沟通很有必要,可以减少冲突,避免矛盾,促进和谐。
所以,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就应该像唐僧来到一个新地方那样大大方方地做自我介绍,亮明身份,提出诉求,请予帮助——
贫僧是东土大唐和尚,奉圣旨,上雷音寺拜佛取经。适至宝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宿,万祈方便方便。
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