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它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动力资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如何摆脱掣肘、保障石油安全,一直是我国石油人最关心的问题。
在中国石油工业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位科学家一直致力于通过提升工艺技术使油田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最终采出尽可能多的原油,他也因此被称为“榨取”油田潜力的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韩大匡。
韩大匡1932年出生在上海,1949年考取了清华大学采矿系采油专业。1952年,清华大学成立了石油系,通过几年学习,他认识到石油工业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
韩大匡幼年时期的照片
大学毕业后,韩大匡留任清华当了助教。但作为一名石油技术专家,书本理论吃得再透,不接油田生产的“地气”,终究难成大器。
因此,上世纪50年代,青年助教韩大匡经常找机会“溜”出校园,到油田去,到现场去,到真正的生产当中去。1957年,他还跟随访问苏联的专家团,到苏联学习访问。回国后,他先后被指派参加了玉门和川中石油会战,为自己积累了经验。
1958年川中会战时文昌寨区队文3井留念
1959年,石油工业部决定将松辽盆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从此,大庆这个响亮的名字,成了新中国石油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1960年,韩大匡赴东北松辽盆地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在现场他负责油田分析及开发方案的计算工作,主抓油田开发的技术指导。
在这之前,虽然他带队参加过川中石油会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算得上一个年轻的“小专家”,然而面对这场会战,韩大匡仍深感棘手。“大庆油田规模之大,在当时的中国前所未有,加上当地地质结构复杂,这使得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会战初期,大家铆足了劲,经常工作到下半夜,早上六点又开始继续奋战。勘探过程很顺利,但开发一直带不起稳定有效的石油产量。
韩大匡非常焦急,该怎么制定开发方案,才能将地下的原油长期稳定地开发出来呢?大庆油田地层饱和压差小,弹性能量小,同时边水不活跃,所以必须跳出老模式,实行早期注水,才能保持油田压力,提高采油率。
方案确定后,随之而来的是在哪里注水,什么时间注水等问题,时机稍有差错,很有能会直接影响后续的产能。为了拿到一手资料,韩大匡开始天天跑现场,搜集每口井的生产情况,捕捉产量和压力的变化,不停推导计算。他把每口井的地层压力画到图上,通过等压线观察油井压力哪里高、哪里低,分析其中差异,提出有效的增产措施,显著增加了产油量!
在大庆会战期间,他还带领团队创造性地研制了玻璃衬里油管的防蜡清蜡新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原油含蜡量高、油井结蜡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全国普遍推广,“油井防蜡清蜡新工艺”项目还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奖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大匡开始关注开发地震技术。他提出的高含水油田开发地震这一研究方向,为大庆长垣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留影
进入二十一世纪,韩大匡仍未停下脚步,他多次到全国各地老油田进行考察,提出了一整套“二次开发”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理念、对策和技术路线,很好地解决了老油田产油量逐年降低的问题。
同时,他还敏锐地察觉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向,他说:“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还同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我们研究的目标是在2035年以前,实现地震、钻井、测井、油藏描述与油藏工程以及装备健康管理与智慧油田等五项主体技术的更新换代。”
韩大匡矢志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做贡献。他多次阐述和指导了我国油田开发全局的技术战略和对策,参与或主导了学科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油田开发的战略布局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踏遍青山人未老,老骥伏枥不停歇。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韩大匡仍身兼数职,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持续不断地勇毅前行。
韩大匡(1932.11-),油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中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