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妇联组织层层寻找,最美家庭不断涌现。来自城乡社区、各行各业的1648万最美家庭,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绘就“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美好图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推出“探访最美家”系列短视频,以写实记录的形式,生动讲述最美家风故事,引领广大家庭礼赞新中国、激扬家国情、奋进新征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的吴政言家庭。
“12年前我来到平潭的那天,看到和台湾一样的天空、沙砾、浪花、礁石,来了就再也舍不得离开”。来自台湾高雄的吴政言,称自己为“岛屿青年”。
2012年,跨海来闽打拼的吴政言与福州姑娘林杜娟相知相爱。12年里,虽然也有风风雨雨,但他们渐渐找到了平衡事业与家庭、融合彼此异同的相处之道,他们一家友善邻里、热心公益,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福建省最美家庭”。
跨越海峡的“双向奔赴”
吴政言出生在台湾高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吴政言的父亲就到福清投资办厂。2009年,吴政言大学毕业后来到福建,准备子承父业。就在这一年,吴政言在驾校学车时结识了林杜娟的妈妈。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吴政言的谦和敦厚给林妈妈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便说要将侄女介绍给他,实则是自己的女儿。
那时没有微信,两人只能偶尔透过电话聊一聊。后来,吴政言趁着到福州办事的间隙,约林杜娟匆匆见了一面,又急忙赶回福清。虽然没有烛光晚餐,但林杜娟并不计较,反而体恤吴政言孤身在异地的不易。以后每次见面,林杜娟都热情地向他介绍福州,带他了解福州的风土人情。
吴政言、林杜娟夫妻俩在看女儿拉大提琴
“闽台一水相连,许多民情风俗都十分相似,这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林杜娟善解人意的陪伴中,吴政言在福建逐渐有了“家”的感觉。2012年,两人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不过,彼时吴政言的事业正面临着挑战。“父母做的是传统制造业,他们交棒给我后就回了台湾,而随着大陆新经济业态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就在此时,吴政言关注到了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平潭的发展速度,让吴政言心动不已。
2012年,吴政言第一次踏上了平潭的土地。“碧海蓝天,很像台湾的垦丁。”第二年,他就在平潭投资设立了新公司,主营道路建设、码头施工、建材批发等,并以此作为事业转型发展的契机。
吴政言(右五)联合区台胞台企服务中心开展端午慰问台胞活动
2019年,吴政言当选平潭台商协会会长。当选后,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台胞台企的服务上。2021年,吴政言以协会的名义,向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反映台企的发展需求,“台胞诚信闪贷”应运而生,平潭农商银行提供的无抵押、贴息贷款解了许多台企台胞的燃眉之急。同时,他还推动设立了“台胞急难救助基金”,为来平潭发展、创业、生活的台胞提供应急保障资金,纾困解难。
看着丈夫全身心投入事业,林杜娟无条件支持,她主动留在福州全职照顾两个女儿,岳父母也非常理解,与女儿一起守好“大后方”。“能有这样通情达理的家人,真是一种幸运。”吴政言感慨地说。
共筑幸福家庭
两岸生活环境的差异难免会带来一些小矛盾,吴政言说他们家的家训是八个字:“尊重、理解、包容、沟通”。
妻子常常表现出对两个女儿教育的焦虑。“每天晚上,我都会听她说说今天发生的事,不评判,也不表态。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她们去海边走走,或者一起打打棒垒球。”吴政言说,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平潭的沙滩,陪孩子踏浪玩沙,亲近自然,夫妻俩也可以解解压。
倾听的力量慢慢影响着这个家庭。在吴政言的带动下,林杜娟也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给孩子们更多独立成长的空间。
“目前,两个女儿都在学习大提琴,这是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的选择。”林杜娟说,在陪伴女儿学习的过程中,她会鼓励女儿多去尝试,也会充分倾听孩子们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孩子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这远比学校的分数、排名更重要”。
每当事业上遇到困难时,吴政言也会向妻子诉说烦恼。“她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听着,什么也不用说,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又回来了。”在孩子们眼里,妈妈的形象是严格的,爸爸则是幽默的,但不管是哪一种形象,对这个家的爱却是一样的。
一家人的阅读时光
经过多年的磨合,夫妻俩也逐渐摸清了彼此的脾气,找到了平衡双方性格的相处方式。“发生争执时,如果有一方正在生气,另一方就会尽量不去正面冲撞。等大家气消了,再心平气和地聊。”吴政言坦言,两岸婚姻家庭的融合过程,就是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的过程,而这也考验着夫妻俩的智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爸爸的感染下,两个女儿从小就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邻里。在家里,林杜娟专门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垃圾回收袋”,孩子们每天会将家里的可回收物品送给附近收集可回收垃圾的老人。
幸福的一家四口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也是幸福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让小家、大家都更加美好。”吴政言说。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福建省妇联家儿部
编辑/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