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以构建排污许可制为核心,以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为目标导向,围绕电力、钢铁、石化、医药四大重点行业,探索排污许可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数据融合,实现不同制度间统一的数据口径,推动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促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一是收集海量数据,构建排污许可试点基础数据库。系统分析连云港市重点行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相关资料,包括203份排污许可证副本、108份执行报告、177份环评文件、500份手工监测报告等,共提取近6.4万条数据,按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污染物及排放口信息、排放量核算方法与参数、排放浓度及强度四部分内容进行梳理,构建连云港市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试点基础数据库,为不同制度间数据融合奠定基础。
二是深入挖掘数据,探索制度间数据壁垒破解之道。通过对基础数据库中7000条排放量数据进行重新核算与检验,发现核算方法与范围、核算参数及数据输入的不一致导致部分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统计等制度间污染物排放量存在数量级差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核算方法融合、核算范围完善、核算参数优化及数据输入规范等建议。此外,研究发现监测方法的不一致、手工监测的偶然性、装置运行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导致基于排污单位手工和在线监测数据的排放定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提出扩大企业排放口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范围建议。
三是深入实地考察,注重以实测数据支撑科学定论。为了解重点行业排污许可管理现状与排放特征,开展3家石化、5家医药排污单位现场调研与测试,共检测46个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水平,进一步量化重点排污单位不同环节的排放贡献。基于实测数据,发现医药排污单位部分一般排放口(危废仓库排放口及涉VOCs排放口)、石化和医药排污单位无组织排放量不容忽视,验证石化、医药行业一般排放口及无组织环节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必要性。
重点企业现场采样与测试
四是重视成果产出,制定技术文件支撑试点实施。基于排污许可数据统计与差异分析、不同制度间排放数据融合研究成果,制定《连云港市重点行业排污许可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数据融合技术指南(初稿)》,明确在数据融合需求下的排污许可申报、管理与实施数据完善要求,为连云港市不同制度数据融合提出合理可行的实施路径。
通过本次试点,连云港市深入研究排污许可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数据差异与融合办法,削弱不同制度间数据壁垒,为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管理抓手,加强固定污染源精准管控,同时以数据互通推动排污许可与区域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执法、温室气体管理等深度衔接,进一步巩固排污许可制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编辑 | 宋祥
审核 | 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