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其实在这本书里给我感触最多的可能是人性的冷漠与在那个时期对于亲情的淡漠,就像孙光林的曾祖父去世的时候祖父还想把尸体拿到当铺当掉,以至于后面打架,让曾祖父的尸体都有所损坏,他的父亲对他的祖父也是如此,在生前嫌弃,甚至吃饭都不让他上桌,在曾祖父和祖父去世的时候,这两个儿子才有了短暂的孝心。还有一个就是苏宇,孙光林和他之间的情谊有种难言的色彩在其中。
在忙碌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为自己停留
在孙光林身上似乎充满了不幸,压抑,沉重的色彩,在自己家却被当做身外人,不被当做家里人去对待,他懂得如何在这些情况下隐匿自己,他懂得怎样去讨好别人,他懂得怎样保全自己,不受到别人的关注可能就是他回到南门的最大的心愿,以至于他弟弟死了,他都会想着可能他马上跑过去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他父亲肯定会认为他是去嘲笑他们的,小小的年纪承受了许多不能承受之痛,但我任然觉得他是有爱的,他什么都懂,所以在大家都回家之后他就回到那条淹死弟弟的河流中去怀念他那命数短暂的弟弟。在这部小说中,我最欣赏的可能就是孙光林以局中之人的身份诉说,但是是以旁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一切,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孙光林是另一个人了,而此时诉说的是一个能够全方面了解,并且生活快乐,积极向上的人,虽然小说里充满了不幸与压抑,但是读完也不会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反而是一种难以诉说的轻松与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