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 一百三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雍也篇》的第十三章。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我们来看子夏这个人,他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曾经出任过鲁国的莒父邑宰。莒父在今天山东省的莒县,邑宰,类似于县长。注意“宰”,就是主宰的意思。“家宰”是卿大夫的私官,类似于大管家,“邑宰”是公职人员,属于地方行政长官。他在就任之前,曾经问政于孔子,孔子给他的建议是“无欲速,无见小利”,就是干啥事儿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贪图小利。因此有人就推断,子夏这个人有点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当然,子夏也得到过孔子的表扬,比如他曾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炫兮。’何谓也?”孔子对此是非常欣赏,并且评价他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就是说是子夏在这方面启发了我,以后我就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在《孔子家语》里,记载他“为人不弘,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大概意思就是说他心胸不够开阔,遇事好钻牛角尖,不太招人待见。
在这一章里,孔子就直接对他说,“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我们知道,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是夸奖的。那说宰予,直接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那我们试想,孔子用这句话来与子夏交谈,恐怕子夏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不良倾向,有可能成为一个“小人儒”。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来否认子夏在学业上的成就。据《史记》记载,孔子去世以后,子夏独传《诗》《易》《春秋》,应该说是孔门学术成就里最高的一个弟子了,成为孔门儒学中的一个流派。
我们来看“儒”这个字。“儒”是读书人的一个代称。有时候称“士”。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儒。有的儒是教书先生,有的儒从事婚丧嫁娶、宗教礼仪活动牟利,更多的是各种术士巫师,总之都是有些儿文化知识的下等贵族,或者是没落贵族。不是农民,也不是手工业者,也不是商人,当然更不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僚贵族。
孔子设帐收徒以后,就把一部分儒改造成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的“君子儒”。但是,还有一些术士、巫师之类的“小人儒”也同时存在。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经下令坑杀的460多名儒生中,既有“宗师仲尼”的“君子儒”,当然也有不少是江湖术士之类的“小人儒”。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教育普及了,读书人更多了,情况也更复杂了,这里边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肯定也有一些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在坊间一直都说“行侠仗义屠狗辈,忘恩负义读书人”,这种说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客观存在。像现在被炒上热搜的清华大学“朱令案”,那也都是读书人干的事儿。
在本章,孔子教导弟子卜商要做一个“君子儒”,就是让他效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做一个真正的志士仁人。孔子去世之前把传《春秋》的重任托付给了子夏,说明孔子他相信子夏会成为一个“君子儒”,在这里只是给他一个提醒。
孔子对子夏的要求应该是比较高的,子夏也可能做了一些类似的事情,比如帮人家操办红白喜事,来赚一些零花钱。孔子就提醒他要立志做“君子儒”,也就是要研习典籍,研究文化礼仪,来治国平天下。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下,“小人儒”并不是儒家里的小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贬义称呼。在当时,它可能就是一个职业,他们读书、学习本领,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并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那我们今天学习《论语》,学习儒家文化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要求,我们想要提升自我,我们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他愿意肩负使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君子儒”。
儒家从一个小范围的职业演化成了一个大的学术流派,在这个过程中,孔子起了一个伟大的创立者者和推动者的作用。所以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对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历史地位。
孙中兴详解〔摘〕
①古注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有不同的对比说法:一种是前者重“道”,后者求“名”(孔安国、皇侃和邢昺);一种说法是前者“为人”,后者“为己”(朱子引程子);一种说法是前者为“义”,后者为“利”(朱子引谢氏),一种说法是前者“能识大而可大受”,后者“务卑近”(刘宝楠)。一说强调两者的区分是“度量规模之大小”(程树德);一说最为特别,“言当给君子做师儒,勿为小人做师儒。君子学道艺有所用,小人学道艺无所用也”(黄怀信)。
②这里其实是《论语》中唯一一次出现“儒”字之处,应该不是什么重要的字。可是后人却把孔子当成是儒家的祖师爷。孔子大概会不同意吧。所以后人所称的儒学,其实恐怕称为“孔学”比较可能为孔子所接受。
李零讲解
“君子儒”“小人儒”,孔子严于君子、小人之分,这种区分,也用于儒者本身。他常给学生讲君子、小人之分,主要就是让他们区分这两种儒。儒本是一种贱业,靠教书相礼,为人操办红白喜事,混饭吃。“小人儒”,学本事,只是为了混饭吃,没有理想。“君子儒”,不一样,多是精研典籍,注重修养,真正懂得礼学精义的人。孔子提倡的儒是后一种。
钱穆注解
儒,《说文》:“术士之称。”谓士之具六艺之能以求仕于时者。儒在孔子时,本属一种行业,后遂渐成为学派之称。孔门称儒家,孔子乃创此学派者。本章儒字尚是行业义。同一行业,亦有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之分,故每一行业,各有君子小人。孔门设教,必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乃有此一派学术。后世惟辨儒之真伪,更无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因凡为儒者,则必然为君子。此已只指学派言,不指行业言。
又按:儒本以求仕,稍后,儒转向任教。盖有此一行业,则必有此一行业之传授人。于是儒转为师,师儒联称,遂为在乡里教道艺之人。故孔子为中国儒家之创始人,亦中国师道之创始人。
李泽厚说
“巫术礼仪”在周初彻底分化,一方面,发展为巫、祝、卜、史的专业职官,其后逐渐流入民间,形成小传统。后世则与道教合流,成为各种民间大小宗教和迷信。另一方面,应该说是主要方面,则是经由周公“制礼作乐”即理性化的体制建树,将天人合一、政教合一的“巫”的根本特质,制度化地保存延续下来,成为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核心,而不同于西方由巫术礼仪走向宗教和科学的分途。……孔子告诫当时儒者不要成为民间老百姓(小人)的巫师神汉,而要成为士大夫所应承担的“圣人”礼制的守卫者和传承者。
铎罡 书
天涯箫声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