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上
中国运动员切阳什姐递补获得
2012年伦敦奥运会
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
拿到这枚迟到了11年的奥运金牌
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当天上午
切阳什姐和白雪莹、王钦、贺相红
组成的中国队
获得杭州亚运会混合35公里竞走
团体金牌
上午获亚运金牌晚上领奥运金牌
荣誉背后,是切阳什姐多年的坚持
▲10月4日,杭州亚运会田径混合35km竞走决赛,中国队夺得冠军。图为切阳什姐撞线瞬间。
铜牌→银牌→金牌
11年,久等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
当时21岁的中国选手切阳什姐
初登奥运会赛场
进入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
这是她最拼的一次比赛
“走完两个膝盖好疼”
这次比赛中
练习竞走仅4年的切阳什姐
以1小时25分16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排名第三,获得铜牌
另外两名中国选手刘虹和吕秀芝
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五名
赛后
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亚军
俄罗斯选手卡尼什金娜
被查出兴奋剂违规
所获银牌被取消
切阳什姐的铜牌被递补成银牌
直到2022年春节前
切阳什姐才收到
这枚被递补的奥运会银牌
奖牌上刻着切阳什姐
伦敦奥运会的比赛成绩和日期:
“1:25:16,11.08.2012”
去年,这场比赛的冠军
俄罗斯选手拉什马诺娃
同样因服用兴奋剂被取消成绩
至此,切阳什姐递补的银牌
再次递补为金牌
刘虹和吕秀芝也分别递补为
银牌、铜牌
这是切阳什姐
第一枚国际大赛的金牌
也是我国藏族运动员首次获得奥运金牌
得知消息后
切阳什姐为能拥有奥运金牌感到开心
但开心之余也有遗憾
“我没有感受过冠军的样子
虽然光环是一时的
但那一刻的光环我想拥有”
▲切阳什姐得知递补金牌后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
4日晚上
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比赛结束后
中国奥委会在现场举行
递补奥运奖牌颁奖仪式
时隔11年终于站上最高领奖台
切阳什姐的泪水再也忍不住
切阳什姐的心里始终留有遗憾
“当时如果我们三个人
在伦敦奥运会站上领奖台
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切阳什姐、刘虹、吕秀芝递补奖牌
偶然开启竞走人生
她在训练场走了十余万公里
切阳什姐出生于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甘子河乡一个普通牧民家庭
在藏语里
她的名字代表着幸运和幸福
小时候,切阳什姐在草原上放牧
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
这让她练就了强韧的身体素质
2006年,切阳什姐进入体校
最初选择的项目是跑步
2008年春天
青海省体工一大队到体校选拔竞走队员
教练看切阳什姐站在旁边
就让她去陪队员“走两圈”
这一次偶然的尝试改变了她未来的方向
选拔赛结束后
颇具天赋的切阳什姐被选中
从此开始了她的竞走人生
2008年
她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奥运会
只不过对于那时的她来说
“奥运”还是极其遥远的两个字
然而仅仅4年时间
切阳什姐就成为了一名奥运选手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次磨炼与坚持
切阳什姐曾给自己算过一笔账:
如果一天按30公里算
300天就是9000公里
自2008年练习竞走以来
她已在田径场走了超13万公里
“冻也得走,热也得走
要天天走,这就是竞走的日常”
切阳什姐的竞走路
交织着荣誉、低落和伤病
但这个坚强的女孩
对于未来仍十分坚定:
“我们一直在路上
在付出、在努力
希望让更多人关注竞走
带动其他青年选手加入进来”
殊荣虽然迟到
付出终有回报
切阳什姐,为你骄傲!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来源:央视新闻,部分素材来自环球时报、 长江日报、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