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藓由于在兰花的栽培中经常被用到,因此人们对泥炭藓其实并不陌生。这种苔藓在三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目前,泥炭藓科的苔藓全世界已知多达300种,大部分种类生长在亚高山带以上,但泥炭藓在低地也很常见。
泥炭藓在形态上,直立、茎高10厘米以上,属于大型苔藓。茎的顶部有短枝聚集,茎叶结构复杂,如同絮状,具有从茎的上部下垂的下垂枝和中部至下部横向伸展的开出枝,这也是泥炭藓的显著特征。
泥炭藓的细胞壁上有小孔的袋状细胞,能够如同海绵一样,将大量的水分储存于其中,泥炭藓能够吸收重于自身25倍的水分,这也是泥炭藓有趣的地方。
泥炭藓之所以能够吸收重于25倍的水分,首先是泥炭藓的叶片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这种纤维素含有大量的亲水化学集团,这是泥炭藓能够大量吸收的水分一个原因。另外,泥炭藓的叶片整体呈现半葫芦状,叶片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突起和微孔,增加了叶片表面的粗糙程度,这也增加了吸水的能力。因此,泥炭藓叶片的亲水特性和粗糙的表面结构,使得水滴可以大量吸附于泥炭藓多孔的叶片结构之中,就像海绵一样有着吸水的功能。
由于泥炭藓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泥炭藓群落的生态意义就是能够保持林床的湿度,防止表面土壤的水土流失,并且可成其它草木生长的苗床,或是微小虫类的住所,对很多的生物来说就是支撑生命的“无可替代的苔藓”。